2010.07--至今,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2007.09--2010.07,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硕士
2003.09--2007.07,南京师范大学 学士
1.分布式供能系统;
2.燃气轮机及先进能源动力系统;
3.高速永磁电机研制
1.2023高研院“高研巾帼”;
2.樱花交流计划(中日青少年科技交流计划),日本,2018.06
(1)国家任务,XX燃气轮机关键技术研究与样机研制2024,重要参与,2024.12-2025.10;
(2)国家任务,XX燃气轮机XX动力技术2023,重要参与,2023.05-2024.05;
(3)国家任务,XX燃气轮机XX动力技术2022,重要参与,2022.06-2023.06;
(4)国家任务,XX燃气轮机XX动力技术,重要参与,2022.06-2023.06;
(5)国家任务,2MW高性能燃机移动电源研制与产业化,重要参与,2023.01-2024.12;
(6)中国科学院任务,JCPYJJ-2044,重要参与;2022.01-2024.12;
(7) 中国科学院任务,低碳社区小型燃气轮机CHP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技术集成研究平台建设,重要参与,2010.06-2015.12
(8)中国科学院任务,低温热功转换系统,重要参与,2018.01-2018.12;
(9)上海市科委,供给侧多种能源协调击沉关于能量综合梯级利用,重要参与,2019.10-2022.09;
(10)上海高等研究院自主部署项目,“绿色建筑节能示范项目”,重要参与,2017.01-2018.12;
参编上海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4篇;申请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5项;
代表性成果:
[1]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项目服务规范,DB31/T 1081-2018
[2]低温余热利用发电系统计算软件V1.0,2017SR570043
[3]低温余热利用(ORC)系统设计软件V2.0,2020SR0067344
[4]燃气轮机性能计算软件,2020SR1242080
[5]余热锅炉性能计算软件,2021SR0951963
[6]光伏-储能-制氢系统设计与计算软件,2021SR1032094
[7]空气热湿处理系统,发明专利,CN107575959A
[8]尾气燃烧器,发明专利,已授权,待缴费
[9]一种发电机余热回收利用的ORC系统,发明专利,ZL2020104789515,
[10]多功能氦气轮机实验系统,实用新型,ZL 2011 2 0372381.8
[11]小型燃气轮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实用新型,ZL 2012 2 0461610.8
[12]流体加热器及喷涂设备,实用新型,ZL20222127769838
[13]小型燃气轮机CHP系统关键技术与集成研究平台[Z].
[14]蒸汽注入贫预混低污染燃气轮机燃烧室技术[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