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概况

1

机构简介   ——

上海高等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科研机构,坐落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浦东科技园(张江核心区),201211月通过验收并正式成立。 

20173月,中科院与上海市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签订了深化合作的补充协议,蛋白质设施和上海光源先后划转至高研院以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划转团队包含了国内最齐整、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型先进光源装置研发与工程建设队伍。 

围绕建设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研院积极谋改革、谋创新、谋发展,推进高研院改革发展,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优化科研布局,确立高研院新的发展理念、方向和目标,务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目前,高研院以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的研制、建设和运行为核心,开展加速器科学、光子科学、能源科学与信息科学领域的原始创新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撑前沿科学研究,为战略新兴产业提供核心技术和集成技术解决方案。 

面对新形势,高研院将紧紧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中科院“四个率先”行动纲领,积极参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对照“四个面向”目标要求,聚焦重点领域,发挥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2

院长致辞   ——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是一个年轻的国立科研机构,坐落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浦东科技园,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

在中科院党组的领导下,上海高研院全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落实“四个面向”要求,克服疫情影响,主动谋改革、谋创新、谋发展,以建设张江实验室为契机,以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和交叉学科发展为抓手,认真谋划“十四五”期间的“一三五”布局,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推进各项工作开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海高研院目前确立以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的研制、建设和运行为核心的目标定位,以加速器、光子、能源和信息科学为发展重点,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打造跨学科、综合性、多功能大科学研究平台,完成了“一三五”规划调整和任务书签署,提出“十四五”规划初步考虑。上海光源线站工程、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工程按计划落实推进。大科学装置运行克服疫情影响稳步推进,对新冠病毒蛋白结构、药物及疫苗研究提供有力支持,在前沿科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用户研究成果。科技竞争能力明显提升,经费收入显著增长。

展望未来,在中科院开启全面实现“四个率先”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上海高研院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要求,加快转型发展,坚守“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勇担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历史担当和时代担当,继续奋斗,勇往直前!

 

 

 

4

历任领导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封松林 封松林
  • 孙予罕 孙予罕
  • 王曦 王曦
  • 朱志远 朱志远
  • 赵振堂 赵振堂
  • 李儒新 李儒新
  • 封松林
    院长(2012年10月-2017年4月)

  • 孙予罕

    筹建副组长(2009年3月-2012年9月)
  • 王曦
    副院长(2012年10月-2017年4月)

  • 朱志远
    副院长(2012年10月-2016年12月)

  • 赵振堂

    筹建组副组长(2009年3月-2012年9月)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2012年12月-2014年6月)

  • 李儒新

    筹建组副组长(2009年3月-2012年9月)
    李儒新院长 2019年6月-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