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研院主页    |    进入邮箱
智能信息通信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

科研团队概况


研究领域或方向:

1、人工智能模型理论与应用研究

2、人工智能在科学、低碳能源及泛工业领域应用研究

3、深度强化学习和小样本/零样本学习方法研究

4、超分辨成像与超分辨光刻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5、声学信号处理与智能诊断研究

科研平台/条件:

拥有500㎡以上舒适科研办公环境,用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基础算力平台,包括8000/4090系列(16块)GPU服务器、2080Ti /1080Ti GPU服务器4台、刀片服务器19台、海云一体机1台;面向轻量级网络开发的嵌入平台6套,AR增强现实平台2套;千万级先进的光学成像、超快光谱与表征实验室;配备专业的声学信号处理与检测设备30余台,建有全消声室、混响室等专业的测试环境;有2个上海市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工业领域、教育领域)。

科研成果:

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中科院院重点部署项目、中科院STS计划、上海市科委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国家电网、中国商飞、上海和数、涪陵榨菜等院企合作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1.5亿元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发明专利80余项,其中PCT国际专利2项,著作3部,已培养学生60余名。

团队成员:

刘立庄,博导,正高级工程师,工业人工智能科研团队负责人,中科院特聘研究员、金砖五国远程医疗专家组成员,2023年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二等奖,2023年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中阳,博导,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A类)。

宁德军,博导,正高级工程师,中科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市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主任

周文晋,硕导,副研究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在读研究生21名,其中博士研究生7人。

团队获奖情况:

团队获得国家级奖励6项,省部级7项。


招生导师

2025年度招生导师姓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宁德军    刘立庄    周文晋


研究生导师(按姓氏笔画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