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国为炬,燃科研之光——高研院原副院长黄伟光的奋进华章
在科技发展的浩荡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如璀璨星辰,以家国为炬,照亮科研前行的漫漫征途。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原副院长黄伟光,便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引路人。他以半生岁月书写着科技报国的壮丽篇章,为青年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让青年们深刻领悟到使命担当的真谛,也激励着我们在科研实践中传承优良作风、践行科学家精神。
东渡求学,赤子归心:使命担当的觉醒
1982年,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祖国的深情,一位来自中国的青年毅然踏上日本九州大学的求学之路。在异国他乡的九年时光里,黄伟光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热机气动热力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先后完成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彼时,国内燃气轮机技术尚处追赶阶段,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他深知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1991年,面对海外优渥的条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黄伟光没有丝毫犹豫,带着“用科学报国”的坚定信念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他的这一选择,犹如一颗火种,点燃了众多青年心中的使命担当之火。对于青年一代而言,黄伟光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青年科研工作者肩负着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当以黄伟光为楷模,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中,以实际行动诠释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初入研究所,攻坚克难:优良作风的践行
初入研究所,黄伟光便投身于国产20万千瓦汽轮机组技术改造项目。面对设备老化、技术封锁的重重困境,他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团队日夜攻关。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实验室的灯光常常彻夜不熄,他们查阅大量资料,反复进行实验和计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终,通过优化汽轮机通流部分设计,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于2000年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段经历不仅让黄伟光深刻认识到“科研不能只停留在论文里,必须解决国家急需”,更展现了他严谨认真、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这种作风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心田。在科研实践中,青年们需以黄伟光为标杆,秉持着对科学真理的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实验数据都一丝不苟,对每一项研究任务都全力以赴。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挑战科研难题,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前行。
攻坚克难,铸就国之重器:科学家精神的传承
2006年,黄伟光担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主导国家973项目“燃气轮机的高性能热 - 功转换科学技术问题”。彼时,我国重型燃气轮机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严重制约了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黄伟光挺身而出,提出“全三维粘性流动数值模拟”理论,带领团队突破三维流场计算难题,为国产燃气轮机设计奠定理论基础。这一成果被应用于国产燃气轮机研发,成功打破国外垄断,项目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他调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主持“绿色智能城网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研究”。面对能源转型需求,他将目光投向清洁能源技术,带领团队开发煤气化发电与甲醇联产系统,实现煤炭高效清洁利用。该项目不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更被列入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成为产学研融合的典范。
黄伟光在科研道路上的每一次突破,都彰显着科学家精神的伟大力量。他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青年科研工作者前行的道路。
躬身力行,科技报国践初心:社会责任的担当
科研之外,黄伟光始终将社会责任扛在肩头。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他主动担任社区楼组长,带领志愿者组织核酸检测、分发物资,每日工作超10小时。面对居民焦虑,他化身“心理疏导员”,以科学态度辟谣解惑,并撰写《关于抗击新冠疫情中的志愿者组织的建议》,推动社区防疫体系优化。
黄伟光的这一行为,让青年们深刻认识到,科学家不仅要在科研领域取得成就,更要关注社会、服务人民。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上,青年一代不仅要追求学术上的卓越,还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薪火相传,点亮未来之光:引领青年成长
作为博士生导师,黄伟光常对学生说:“科研需要甘坐冷板凳的定力,更需心怀家国的格局。”他主导建设上海高等研究院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上海光源等大科学装置,为青年学者搭建创新平台。2023年,他推动研究院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培育复合型科技人才,将科研火种播撒向更广阔天地。
在黄伟光的引领下,青年一代在科研道路上茁壮成长。青年一代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不断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立志在科技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结语
从青丝到白发,黄伟光用半生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真谛——以国家需求为指南针,以技术创新为发动机,以社会责任为压舱石。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个人奋斗史,更是一曲科技强国征程中的时代强音。正如他常勉励青年学子的话:“科技制高点的争夺,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奋斗。我们既是火炬手,更要成为点火者。”
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上,青年一代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我们将以黄伟光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以使命担当为帆,以优良作风为桨,在科研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我们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就一定能够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磅礴的青春力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