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国歌激扬青春志,赏析经典咏传复兴声——上海高研院举办《青春激扬·国歌嘹亮》红色音乐党课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持续深化党性教育,9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特邀国家一级作曲、音乐戏剧制作人李瑞祥及其团队走进院所,开展《青春激扬·国歌嘹亮》红色音乐党课活动。上海高研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唐铮,副院长周四根、各党支部党员和青年学生代表近200人参加活动。
周四根在开篇致辞中表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休戚与共、紧密交织。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中国科学院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诞生。76载风雨兼程,中国科学院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而辉煌的足迹。上海高研院作为中国科学院一员,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与责任。希望广大党员干部以此次党课为契机,通过走进国歌诞生的历史长河,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故事,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深刻领会并充分认识到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使命担当,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抢占科技制高点,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党课以民族歌剧《国之当歌》为脉络,通过“理论导赏+历史溯源+艺术演绎”三重维度展开。李瑞祥围绕《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与精神内核进行解析,揭示了其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号角”的深远意义,是民族精神的永恒凝聚。从《卖报歌》对底层民生的艺术关照,到《毕业歌》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青春呐喊,再到国歌定稿时“冒着敌人炮火前进”的满腔激愤,聂耳与田汉的创作轨迹被解构成一部“用音乐唤醒民众”的史诗,展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外侮面前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英雄气概和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
专业演员现场演绎《国之当歌》的经典选段,以音乐深情再现聂耳、田汉“以文艺为武器”的斗争历程。7位上海高研院的青年学生自发登台与专业演员互动,共同演绎经典曲目《卖报歌》和《毕业歌》。当《义勇军进行曲》旋律响起,全场党员同志怀着激动的心情肃立高唱,激昂的旋律与雷鸣掌声交织,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传承具象化。
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纷纷表示深受触动。在激昂的音乐与厚重的党史交织中,风雨如晦、列强环伺的苦难岁月仿若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中国共产党于艰难险阻中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奋起抗争的红色记忆,如同一剂强效的“强心剂”,给广大党员干部注入了团结一心、无畏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自2019年以来,上海高研院不断深化创新党课形式,以“党建+艺术”等模式开展有声有色、用心用情、艺科融合的红色党课活动,不断擦亮上海高研院党课特色品牌,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入脑入心的党性教育,为抢占科技制高点注入强大精神动能,凝聚创新合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