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精神坐标 淬炼报国初心——上海高研院举办2025年国情教育培训班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习领悟“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8月27日至3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在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举办2025年国情教育培训班。党委书记陈丰伟率队,30余名近年来引进高水平人才、科研和管理骨干齐聚金银滩草原,通过专题学习、现场教学与研讨交流,推动形成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强劲奋进力量。
学员们走进原子城纪念馆、爆轰试验场和上星站旧址等地,透过斑驳的铁轨、泛黄的科研手稿与复原的地下指挥所,重温1964年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历史瞬间。在《坚定理想信念 勇担时代使命》专题报告中,邓稼先以身许国“隐姓埋名二十八载”、郭永怀牺牲时紧护数据文件以及一系列为“两弹一星”事业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的感人事迹,令学员们潸然泪下。
紧扣中国科学院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的核心要义,参训学员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科研骨干的引领示范作用、如何凝聚合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践行科学家精神等关键议题展开了交流研讨。
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林铁军表示,此次培训是一场探寻科研初心的精神之旅。科研骨干应紧扣国家战略发展需求,锚定应用基础研究方向,积极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
光源科学中心研究员王震表示,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建设和“两弹一星”建设有相似之处,都是“集团军作战”。当各系统的负责人都以“本领域的业务精英”的标准要求自己,把“如何做好软线”当作共同愿景,把可见的问题都打磨解决到最好,就会形成攻坚克难的磅礴合力,重大科技成果的涌现将会成为必然。
结业仪式上,陈丰伟为学员们颁发证书并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工作者的精神灯塔。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上海高研院人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要以老一辈科学家为镜,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以坚定的信念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此,陈丰伟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牢记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职责,秉持“海纳百川”的广阔格局,科研、支撑和管理部门共同组成紧密合作、协同共进的一个整体,协同推动科研事业发展。二是科研工作要紧密衔接国家需求,形成整体合力,打通科技创新全链条,成果转化落地需要科研人员、支撑人员和职能人员共同努力、各司其职,让科研成果最终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三是要强化精神引领与爱国担当。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相连,以爱国情怀为动力,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贡献力量。四是要树立当家作主的主体性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工作,立足本职,精益求精。
此次培训不仅是精神洗礼,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上海高研院将以“两弹一星”精神为精神灯塔,在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征程中争当“排头兵”,持续激发上海高研人的使命担当,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抢占科技制高点注入强劲动能。
附件下载: